编者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印发以来,各地各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培训培养、畅通发展通道,培养更多“四有”好老师,形成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增添动力。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复旦大学、西南大学和江南大学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相关经验做法予以编发,供参阅。
北京师范大学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师德师风为核心,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创新实践路径、严格监督落实等,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
优化顶层设计,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整体架构,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全面统筹规划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和业务发展培养。构建并完善由党委教师工作部总体协调,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学部院系党委负责人、机关部处负责人为本单位第一责任人的师德师风建设协同工作格局。成立学校和二级单位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构建校院两级师德监督工作体系,建立跨部门人才引进师德师风审核工作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师德师风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明确指导思想、实施路径、教育内容和保障机制。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从体制机制、师德教育、师德宣传、师德考核监督、师德激励、师德惩处、资源保障等方面谋划新时代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出台《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推动师德“一票否决制”落细落实。
把握政治方向,丰富师德师风建设内涵。依托教工党支部,每月开展一次教师理论学习活动。坚持技能培训与师德涵养相结合,针对新入职教师、教学科研教师、行政管理教师等不同群体开展分类培训,系统宣讲党和国家政策法规中有关师德的具体要求,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履行教书育人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特别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相关教育实践活动,将“四有”好老师要求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设立“四有”好老师相关研究课题,研究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途径、教师师德规范暨行为准则、师德“一票否决制”细则、师德师风建设的组织保障与制度保障等。
完善考核机制,划出师德师风建设红线。修订完善《教师道德行为规范》,从爱国守规、厚德敬业、崇教爱生、治学求真、行为世范等五方面对教师道德行为提出细化要求。严把入职、评聘、晋升等关口,把师德考察作为各环节“体检”的重要一环。将“四有”好老师标准作为人才引进工作的基本原则,细化引进人才的师德标准。在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评聘考核和评奖评优等各个方面严格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强化师德监督惩处,制定18条教师行为“不得、不准”底线清单,为师德失范亮明戒尺。完善校院两级师德监督评价机制,细化违反师德行为调查处理流程,对师德失范问题“零容忍”。印发《研究生导师工作文件汇编》,规范研究生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项行为,预防滥用权力异化师生关系。针对研究生培养特点,面向研究生导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强化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意识,切实发挥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用,营造融洽师生关系。
加强典型宣传,营造尊师重教良好风尚。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发挥榜样激励示范作用。依托新媒体工作矩阵,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宣传。建设“BNU思享者”等教师思政网络平台,开展真实、深度与趣味兼备的教师专访,全景展现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和高尚风范。以杰出楷模为引领,打造“感动师大”人物评选、“院士回母校”等特色品牌活动。以“启功教师奖”和“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为基础,设立“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选树能教善育的大国良师。设立“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和金质奖章,奖励师德高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组织开展“教书育人模范党员教师”“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等评选工作,选树一批师德师风卓越典范,激励广大教师崇教乐育,以身立教。